元極大甲道場109.02.15 道法研習

元極大甲道場109.02.15 道法研習

主題:執著

【捨不得人心,見不得道心,捨不得凡心,證不得聖境。】

「捨不得凡心」是在說一般沒有修持的人,一生沒有精進心。

「證不得聖境」在說信願行證;證是一個圓滿,然後會到達一個境界,靈性也會達到一個境界。不要執著,先回歸自己的凡樸之心,先將貪嗔癡、五蘊釐清放下,再將執著的狀態慢慢化解。

一開始要以中庸之道活在當下,先把現世的狀況慢慢的釐清,不是完全的放空,總有一天境界也是會達成的。緣起性空,等到緣起之時,總有一天會達成的,那時是頓悟的開始,要將所有的事都放下那是不可能的,所以頓悟是在對所有的事看透了,知道事情時,不會再起心動念;就如水會有微微的波浪,但不會太大,那己經不錯了。但要達到最高的境界,也是要看悟性到哪裡?資質到哪裡?這也是上天給我們機會。

「捨得凡心,才能證得聖心」,在頓悟最後的境界,在死亡之後,是否有怨恨之心?那是很重要的,如重大意外、癌症病苦的死亡,災厄死亡(我做那麼多善事,為什麼讓我這樣死亡?),這就是「了生死」。其實病苦與災厄是一個考驗,也是一種解脫。

不要去抱怨別人如何,要去想想為何他會這樣?換個角度想,就不會去怨恨它了。例如:從小很困苦,但很努力工作,建立事業的人,這樣的人的自尊心很重,這種人叫他打掃,他會覺得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?如果懂得他的心態,會覺得跟他在一起很快樂,就不會跟他計較了。因為他言行舉止必然是這樣,因了解而看透,然後再慢慢幫他矯正他的習性與習氣,這也是大乘的想法。
 

分類: 元極大甲道場。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